? ? ? 爆发于1928年的渭华起义,是在全国大革命陷入低谷时,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具影响的起义之一,是西北地区首次军民相结合的武装起义,为陕甘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渭华起义给我们留下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宝贵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当前,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做到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衔接,让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指导我们更好的推进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 ? ? 一、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信念过硬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做到信念过硬,就需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信念,要高举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旗帜,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提高理论素养,科学的谋划工作,努力把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转化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优势。
? ? ? 二、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政治过硬
?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做到政治过硬,就需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干什么、比什么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使中省市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 ? ? 三、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责任过硬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做到责任过硬,就需要在加快发展上敢担责,能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主动研究和应对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扎根在乡村的基层干部,既需要突出的工作能力,又需要为民服务的决心和毅力,面对问题,就要敢于迎难而上;面临危机,就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将基层工作与群众的利益充分结合起来,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决心。基层干部只有学习“渭华起义”等一批革命先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矢志不渝的精神,勇于承担乡村振兴的责任,不断发挥领导作用,兢兢业业做好基层工作,才会获得乡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能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良性发展。
? ? ? 四、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能力过硬
? ? ?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论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做到能力过硬,就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获取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学习做好“三农”工作的知识,不断增长才干,才能担负起党和政府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要勇于实践,要稳妥有序推进“三变”改革,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要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场攻坚战,全力做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实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 ? ? 五、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要做到作风过硬
?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做到作风过硬,就需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从自身抓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始终做到心有戒尺、行有底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决心干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基层干部要保持心系群众的亲民情怀,主动挑起农业经济发展的重担,结合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政策,以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为出发点,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农民群众的致富途径,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农村产业经济,努力实现精准摘贫,帮助困难群众走向全面小康之路。